粉状活性炭简介:
外观:为黑色细微粉末状,无毒、无味 特点:严格筛选高品质的木质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法赋活。产品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迅速的显著特点。用途:主要用于水处理及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产品的精制、脱色、脱臭、提纯等方面。
粉状活性炭根据材质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木质粉状活性炭和煤质粉状活性炭两种。
木质粉状活性炭以优质木炭为原料,经特殊生产工艺精制而成,有物理法、化学法两种。经水蒸气活化后,精制处理,粉碎而成。本品外观为黑色粉末状,在一般溶液下均不溶解。无臭无味,具有表面积大吸附为强、纯度高、滤速快、质量稳定,具有絮凝效应和助滤效应等特点。广泛适用于食品、医药、味精化工等产品的脱色、除杂精制。也可以用于水的净化处理。
(1)
在一般溶媒中均不溶解。以优质木屑和果壳为原料,氯化锌、磷酸为活化剂,经碳化、活化精制而成,成品吸附能力优异,杂质含量低。用途:适用于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糖类的脱色相精制,以及柠檬酸、胱胺酸、油脂、化工产品中大分子色素的去除、提纯和精制。
(2)物理法粉状活性炭以优质木炭为原料,经蒸汽活化后,精制处理,粉碎而成。用途:本品适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味精、化工、饮料等产品的脱色、除杂、精致,适用于水的净化处理。
氯化锌法生产活性炭特点:
氯化锌法是化学药品活化法生产活性炭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它有许多优点。
1. 产品得率高,每吨活性炭只需消耗2.1—2.5吨绝干木屑。
2. 活化温度低,一般在500—600摄氏度左右,因而减少了高温操作带来的麻烦。
3. 产品的规格可通过调整锌屑比,能调节活性炭的比孔容积和孔径分布。
4. 用氯化锌法制得的活性炭具有某些独特的性质,是其他方法难以代替的。特别在物理化学性质上与用水蒸汽法制得的活性炭有许多差别,使用氯化锌法的产品更适合于液相的应用,特别对糖液的脱色效果更好。
氯化锌法的缺点,主要是氯化锌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设备的腐蚀比物理法严重。因此,用氯化锌法时,必须考虑生产过程中废气和废水的处理与设备的防腐蚀问题。
氯化锌连续法生产1吨粉状活性炭,其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如下:
木屑(指原料木屑,含水率小于40%) 3.5吨左右
氯化锌 0.5吨左右
工业盐酸 1吨
煤 5吨
水 60—100吨
水蒸汽 1.3吨左右
氯化锌间歇式生产粉状活性炭,其原材料消耗与连续法基本相近,只是煤耗量较高,每生产1吨活性炭约需7.5吨煤。
粉状活性炭的发展方向:
1、生产原料:
例如用稻壳制备活性炭,用废弃植物制取可燃气、炭和焦油,用工业水解渣制备活性炭,我校化学系也曾就本地资源――麦杆、玉米秸代替木材制备活性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课题已于1999年获省级鉴定成果。除此之外也有用甘蔗渣,有机工业废料等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报道。
2、 生产工艺: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物理法活性炭工艺将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为改善物理法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各生产单位进行过不少尝试,例如将一次高温水蒸气活化工艺改为两次,可显著提高产品的脱色力。
3、 生产设备:
活化炉是活性炭生产的最主要关键设备。用回转炉虽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物料活化均匀,产品质量稳定,但因烟道气温度高,气相中有部分氯化锌带入而增大消耗,若用平板炉,虽效率低,偶有炭化活化不均等缺点,但操作灵活性大,污染易解决。如何对两者进行权衡,有关专家正对此进行探索,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污染小、机械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的高效活化炉问世。
随着食品、医药、轻工、环保等行业的发展,粉状活性炭作为一种吸附脱色剂,其用量迅速增加。建国初期我国活性炭的年产量仅为30多吨,至1996年,全国生产厂家有二百多个,年产量达13万吨。
粉末活性炭的具体使用操作方法:
粉末活性炭在处理水中突发嗅味、工业污染物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在使用粉末炭时,必须根据所要去除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进行吸附试验,以确定活性炭种类和所需的粉炭量。投加粉末炭之前,应注意先将炭粉制成炭浆定量均匀的加入水中,接触时间越长,除污染效果越好。在粉末炭的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安全问题;当粉尘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易发生,故操作间禁止吸烟、火花及明火;应避免与氧化剂混放;由于粉末炭颗粒小、轻,在使用时应注意粉尘污染,操作员须配备防尘口罩,避免吸入肺中。
生产的针剂炭,杂质少、纯度高、滤速快、具有优良的脱色、净化、提纯等性能,主要用于各种注射药剂的脱色、精制和除去“热源”。亦可用维生素C及其它原料药的脱色,脱色力强、滤速快、适用于医药、农药、中西原药的脱色、精制。并具有吸收肠道病菌、解毒作用。
粉状活性炭的焦糖脱色率是反应粉状活性炭对于有色物质的吸附性能,性能好的粉状活性炭,吸附值可以达到100~110。
以磷酸法生产的木质粉状活性炭,具有发达的中孔结构和发达的比表面积,吸附容量大、过滤速度快,不含锌盐之特性。广泛适用于食品工业的糖类、谷氨酸及盐,乳酸及盐、柠檬酸及盐,葡萄酒,调味品,动植物蛋白、生化制品、医药中间体、维生素、抗生素等产品的脱色、精制、除臭、去杂。
化学法粉状活性炭品种指标:
项目
GB/T1380.3-1999
化学法
亚甲基兰,m1/0.1g≥
焦糖脱色率,%≥
100
水分≤
10
PH值
3-8
灰分含量,%≤
3
酸溶物含量,%≤
1
铁含量,%≤
0.05
氯化物含量,%≤
0.2
吸附分液相吸附和气相吸附两类,液相吸附能力常以吸附等温线进行评价,气相吸附能力以溶剂蒸气吸附量评价。
吸附等温线表示一定温度下吸附系统中被吸附物质的分压或浓度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即当保持温度不变,可测得平衡吸附量和分压或浓度间的变化关系。以剩余浓度为横轴,以活性炭单质量的吸附量为纵轴可绘出关系曲线。
当保持分压或浓度不变,可测得平衡吸附量和温度间的变化关系,绘出关系曲线,即吸附等压线。由于在工业装置中少量成分吸附大致在等温状态下进行,所以吸附等温线最为重要和常用。
溶剂蒸气吸附量表示气相吸附性能,可用颗粒活性炭的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为例,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即规定的炭层高度、气流比速、吸附温度、测定管截面积、四氯化碳蒸气浓度的条件下,持含有一定四氯化碳蒸气浓度的混合空气流不断地通过活性炭,当达到吸附饱和时,活性炭试样所吸附的四氯化碳的质量与试样质量之百分比作为四氯化碳的吸附率。
活性炭应用中对于吸附能力,最好用实际拟用的活性炭、操作的条件、具体的处理物进行评价测试。
产品简介
煤质粉状活性炭的外观为黑色粉末,无臭,无味,在一般溶媒中均不溶解。 以优质木屑和果壳为原料,氯化锌、磷酸为活化剂,经碳化、活化精制而成,成品吸附能力优异,杂质含量低。
产品用途
适用于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糖类的脱色相精制,以及柠檬酸、胱胺酸、油脂、化工产品中大分子色素的去除、提纯和精制。
碘值判断方法:
活性炭质量好坏简单的识别方法:
1、直接看厂家提供的指标
2、看体积:要想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只有尽可能多地在活性炭上制造孔隙结构,孔隙越多,活性炭越酥松,相对密度也就会越轻,因此好的活性炭手感上会比较轻,在同等重量包装的情况下,性能好的活性炭会比劣质活性炭体积大许多。
3、看气泡。将一小把活性炭投入水中,由于水的渗透作用,水会逐渐浸入活性炭的孔隙结构中,迫使孔隙中的空气排出,从而产生一连串的极为细小的气泡,在水中拉出一条细小的气泡线,同时 会发出丝丝的气泡声,十分有趣。这种现象发生得越剧烈,持续时间越长,活性炭的吸附性就越好。
4、。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脱色能力,活性炭具有能将有色液体变成浅色或无色的神奇能力,这其实就是因为活性炭吸附了有色液体里的色素分子的原因造成的。正因为活性炭的这种特 性,被广泛应用于制糖工业领域中红糖变白糖的生产过程中。取两只透明杯子,在一只杯子里放入纯净水,然后滴入一滴红墨水(这里可以用任何一种便于观察但不改变水的性质的色素都可以,例如蓝墨水、打印机彩色墨水,但不能使用墨汁和碳素墨水),搅拌均匀后将一半有色水倒入另一个杯子中留作对比样。将活性炭放入 有色水中,数量应达到水的一半或更多,这样效果会比较明显,静置10—20分钟后与对比水样进行对照,在同等条件下,脱色效果越强说明活性炭吸附性越好。